“中国最大的隐形地产商”为何急流勇退?十年前广瑞网 ,中国平安以“白衣骑士”姿态横扫地产圈,成为碧桂园、华夏幸福等13家龙头房企的二股东;十年后,它却以亏损240亿的代价割肉离场。这家手握5万亿资产的金融巨头,究竟在地产行业经历了怎样的投资变局?
险资的黄金时代:平安的房企“收割机”模式
2015年,中国平安以49.5亿元拿下碧桂园9.9%股权,开启地产投资狂潮。此后七年,平安系通过“低买高卖”策略横扫行业:
碧桂园:2018年起连续减持广瑞网 ,至2023年清仓时盈利超50亿华夏幸福:180亿投资血本无归,直接拖累平安净利润240亿旭辉控股:2017年19亿港元入股,如今市值缩水超90%这种“只参股不控股”的财务投资策略,曾让平安赚得盆满钵满。巅峰时期,其地产股权投资覆盖融创、金茂等20余家房企,被业内称为“房企收割机”。
从买股到买楼:平安的资产避险逻辑
当房企暴雷潮席卷行业,平安迅速切换赛道。2021-2023年,其斥资超400亿收购核心商业资产:
330亿接盘凯德六大来福士项目50亿收购北京远洋锐中心连续吃进弘毅投资商办物业这种转变直指险资本质需求:商业地产7.4%的年化收益率广瑞网 ,远高于暴雷房企的股权价值。一位平安高管坦言:“买楼至少能收租,买股可能血本无归。”
抄底or撤退?平安的下一张地产牌
尽管年报显示不动产投资仅占4%,但平安仍保留着2000亿的“弹药库”。市场分析其可能瞄准三类资产:
一线城市商办:如万科印象城等抗跌资产长租公寓:政策支持的现金流项目物流地产:万纬等头部物流平台但经历华夏幸福巨亏后,平安明确表态“不再充当白衣骑士”。正如其年报所述:地产投资正从“规模扩张”转向“精挑细选”。
**这场持续十年的地产豪赌,最终以平安的战术撤退告终。**它印证了一个残酷现实:当行业从黄金时代步入黑铁时代,即便是最精明的财务投资者,也难逃周期铁律。而对于手握重金的险资而言,或许“买砖头”比“买股票”更符合穿越周期的生存哲学。
#中国平安#广瑞网
热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