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瞬即逝速盈配资,今天标志着我父亲离世一周年的祭日。在疫情的阴霾笼罩之下,上周末我终于得以前往陵园,向双亲献上我的思念与追忆。心中对父亲的怀念,如潮水般涌动,使我忍不住提笔,写下这篇文字,铭记那位与我有着血脉相连的老人。
回忆如洪流般冲击而来。记得在2020年春季,父亲因脑梗而住院,在这段康复的岁月里,我每个周末都不遗余力地回到他的身边。某个午后,当我翻找那些尘封已久的旧物时,我无意中发现了一块锈迹斑斑的铁疙瘩。心中一动,便问父亲,这个你还记得吗?父亲稍一瞥视,便缓缓答道:“炸弹片,民国时期的二六大轰炸,杨树浦发电厂。”他的记忆之清晰令我感到钦佩,毕竟岁月已经将他推至九旬之龄,饱经沧桑的脸庞依旧无畏。
展开剩余67%这段往事,父亲曾经向我们娓娓道来。1949年5月,当解放军攻占上海并威震南京之时,国民党却不甘沉沦,派遣空军飞机不断对上海实施攻击。最为惨烈的,莫过于1950年2月6日那场被称作“二六大轰炸”的浩劫,整整一天,轰炸机在高空中低头盘旋,不下六十枚炸弹倾泻而下,令这座繁华的大都市转瞬陷入黑暗,电力、供水等重要设施遭受重创,其中杨树浦发电厂更是重灾区。父亲工作的上海市军事管制委员会的楼房也在轰炸中损毁了一角,而这块我手中把玩的铁疙瘩速盈配资,正是父亲在那遭遇中拾获的炸弹残片。
父亲在讲述着那个动荡岁月的同时,也提起了当年解放军空军力量的薄弱,尽管如此,最终还是在苏联空军的支援下,出动了当时先进的喷气式飞机,击落了数架国民党的战机,才促成了这场空袭的结束。父亲曾有幸接触过几位苏联军人,尽管语言不通,却因为那些友好的面孔与幽默的交流,使得他对他们的印象格外深刻。
这样的经历,带给父亲的不仅是回忆,还有对绘画的热爱。他在读书期间,也曾练习画画,描绘出达尔文、巴甫洛夫的面容,画风竟颇具形象。那份对生活的热忱,深深印刻在我的心底。此时此刻,心中不禁涌起对父亲绵长的敬佩:他超凡的记忆、丰富的阅历以及自学的能力,贯穿了他的一生,滋养了我们这一代人。
在这一年期满之际,坐在这片神圣的土地上,我更深切地感受到父母给予我的力量与智慧。愿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子女都能铭记父辈的教诲,继承他们的精神,追寻更高远的理想。让我们在生命的旅途中,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发布于:山西省热丰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